少抽一點就會比較健康?
少抽一點煙,就會比較健康,這是很合理的推測。有些覺得自己並「沒有菸癮」只是和朋友聚會時配合當下的情境氛圍,抽點菸有助於聯絡感情與互動。或是1-2天才抽一根,覺得自己「不是真的有煙癮」的人。或是認為偶爾飯後來一根,對健康危害很小啦~根據研究指出並非如此。
這邊文章就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殘酷事實,偶爾抽抽究竟有沒有比較好呢?
以下文章改自Dr.Scott
看看數據怎麼說?
美國學者Schane統整醫學資料庫裡的文獻,在心血管疾病方面,抽煙量與疾病風險不是一個「線性關係」,換句話說,偶爾抽一點煙跟每天抽兩包,一樣都會顯著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下圖的左半邊,是許多輕度抽煙者的一廂情願,但實際上,抽一點跟抽很多點是差不多的。
你以為抽越多越嚴重,其實是抽一點很嚴重,抽很多也很嚴重。
簡單來說,一天抽1-4根,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是不吸菸的3倍之多,
那好消息是什麼?
吸煙與肺癌間的關係是線性的,就是抽越少越「不容易」得癌症,一天1-4根,得癌症的風險只有不抽菸者的3倍。
而每天20根以上的,癌症風險是不吸菸者的23倍之多。
所以從數字可以得出,抽越少越不容易得癌症嗎?
才怪!
偶爾抽抽也有300%癌症機率,死亡率高60%
菸癮者癌症風險高出2300%
以上的數據全都來自觀察性研究,雖說觀察性研究無法證明因果,證據能力不如臨床試驗,但在現實面上,我們永遠都不會有吸煙的臨床試驗。使用已知對健康有害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,是違反研究倫理的。從本篇的分析,我們知道:
- 少量或間歇性抽煙,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與重度吸煙者沒有兩樣。
- 少量或間歇性抽煙者,平均壽命較短,也更容易產生各種併發症。
殘酷的真相:煙並不會因為少抽一點就無損健康。
更別說抽菸還有其他健康危害,影響肺活量,影響運動表現等等…
結論就是,別抽菸。
發表迴響